縣域電網規劃運行方式研究
作者:劉 輝時間:2015-12-23 14:11:52 來源:www.ssr18.com 閱讀次數:1372次 ]
縣域是我國的基本行政單位,是一種較小的行政稱號。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農村的發展極為重視,縣域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增加了對電力的需求,電力是保證地區經濟發展的根本能源,也是完成新農村建設發展的保證。
【關鍵詞】
運行方式;縣域;電力
0 前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和未來社會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任何一個地區都希望有一個經濟可靠安全運行的供電網絡,為地方經濟發展建設帶來長遠的保障。合理的利用資源,適時構建資源設施,要求做到既能保證滿足經濟發展,又不能過度浪費電力資源。國家對農村建設的重視,縣域電力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讓更多的工、農、企業在當地經濟開發區落戶,這就把長期占據生活用電局面被慢慢打破。電力企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縣域電網的規劃直接影響到整個電網未來的發展,因此,對于縣域電網的規劃和運行方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縣域電網運行的問題
1.1 電網規劃發展不平衡,遠期規劃滯后
長期以來,受到當地歷史發展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電網建設處于一種欠發達狀態,目前來講,縣域電網網架結構較為薄弱,很多變電站仍為單電源供電,不能滿足N-1 備份,有些變電站仍為單主變供電方式。供電超半徑現象依然存在。電網遠期規劃不能滿足地區的需求, 縣域電網的規劃建設不平衡將制約地方經濟的發展,甚者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 是縣域電網規劃運行最薄弱的環節。
1.2 電網事故影響較大
由于當地用電負荷的逐年增加,對縣域電網安全運行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電網事故一旦發生,將危及到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供電企業也蒙受著嚴重的經濟損失。而電網的事故發生是短暫的,事故一旦發生,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恢復運行是十分困難,往往會用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才能恢復電網的正常運行狀態。縣域電網涉及的面積較大,但是其事故的發生與其所管轄有直接的關系,但由于地形特點和當地經濟開發程度不同, 供電企業在開展檢查工作困難程度大大增加,排查事故隱患的周期加長,給供電企業搶修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3 電力安全具有較強的關聯性
電力關系到千家萬戶,和人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社會中的諸多因素都影響到縣域電網的安全運行,人為環節出現操作性失誤,也會增加系統電網事故發生的機率。不可預見性的自然災害也會給系統電網帶來安全運行風險。同樣,縣域電網與上級主管部門電網之間也存在較強的關聯性,更嚴重者將影響到上級電網的安全運行。
1.4 電力預測準確性較低,縣域電網運行規模難確定
電力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其產供銷一并完成的模式往往讓企業工作人員對供應和需求無法做出合理的預測,對于工作人員的操作要求非常的嚴格和謹慎,電網事故的發生,很多時候都是瞬間發生,可預見性差。破壞程度高,維修較為困難,社會影響力廣等特點,對很多運行人員技術要求更加嚴格。縣域網絡的規模越大,其維護和檢修的難度也就越大,在事故發生后的影響就越大。但縣域的電網規模必須滿足所在區域的正常生活和經濟生產。
1.5 縣域電網供電不足
原來的供電方式是許多縣域電網目前的供電形式,傳統方式產生已逐漸不能滿足當前電力的需求,其運行方式的不靈活,單輻射供電和單電源供電等方式將影響著整個系統的科學分配,造成了部分地區電力供應不均或缺額情況。
2 解決縣域電網運行方式存在的問題
2.1 統一規劃和實地結合方式實施電網建設
電網具有全局性和系統性,目前縣域電網建設結構仍存在不合理現象,需進行宏觀的調控,從電網整體規劃上著手,才能更好的使電力的分布得到均衡。同時, 由于經濟發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資源使用率也出現偏差現象,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資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規劃設計時應結合當地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的實地情況,在整個電網建設的宏觀目標下實現因地適宜的構建設計。
2.2 加強對日常檢修與維護
電網的大部分輸送設備都在室外,長期受到自然天氣影響較多,日曬雨淋、其設備自然老化率大。縣域電網存在隱患排查搶修難度大的特點,因此,加強日常的檢查是一種增強縣域電網安全運行的基本方法。日常的維護也有利于排查出電網潛在的隱患,從而降低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率。
2.3 提升對電網電力的預測能力
縣域電網的優化需要有較好的預測和規劃,按照所要達到的效果和目標來進行規模建設,結合縣域經濟的發展,抓住重點,解決難點,確定項目建設的細分,落實項目到部門,實現逐個項目輕重緩急的一一落實。這樣的方式能有效的避免資源浪費和電力預測不夠的缺點。
2.4 進一步實現縣域電力結構優化
讓電網的配電規劃與縣域城市的規劃保持協調的發展,需做到優化縣域的電網結構。優化電網結構,實現電源點配置的最優,正確認識電源點的位置和容量, 讓供應和需求保持一致,提高電網供電的及時性和可靠性。縣域電網建設要進一步引進先進的供電設備和技術,根據需求改進或者擯棄傳統的供電方式,重視縣域電網設備的投資建設。
2.5 建立和健全電網安全運行的相關法律
電力系統的快速發展源于經濟的需求,其產生帶有宏觀的統一調控,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電力工業有了一套較為有效的法律法規,而不足是電網投入和薄弱的電力環節,都影響著電網的安全。電力改革,實現了廠網分開,也讓電力逐漸走進了競爭上網的大環境。電力有著產供銷一體的特點,改革前沒有其特有的安全標準,而電力事故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較大,因此,為了保證市場的秩序,維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需要有一套更加健全的法律體系來保證,起到行政制約的作用。
3 結束語
縣域電網運行的復雜性源于其發展的復雜性。只有正確的使用了理論和方法,才能從根本上獲取多種多樣的數據與信息量,才能更好的解決電網規劃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安全、可靠的電網規劃是進行電力運行的基礎,也是內在需求。縣域電網經濟運行方式需要建立不斷的改進和摸索過程中。電網是一個整體,只有提高了電網安全運行質量,才能讓整個電網的能力得到質的飛躍。電網的建設,運行方式的構建,都需要結合整個電網的總體目標,并且結合縣域的實際情況實施進行。
【參考文獻】
[1] 王喜剛. 延安地區電網運行方式研究[D], 陜西:西安理工大學.
[2] 邵寶珠,鄭志勤,孫峰. 地區電網中期運行方式研究[J]. 東北電力技術.
[3] 楊政軍. 縣域電網規劃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農村電氣化,2004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ssr18.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有關加強用電監察管理措施的討論